15年专注于打造的第一月嫂品牌!“学月嫂,找月嫂,就来林大姐职业培训学校”

“戏精”的渴求:妈妈,请懂我!

三岁孩子的“戏精之路”,老母亲的“读心术”。

 

活在当下型

 

家小妞3岁不到时,我们邻居4岁的小哥哥就要举办生日派对了。那天我吃午饭时,随口和小妞提了一句。结果整顿饭的过程,小妞就在和我说,“妈妈,我要去派对”。

 

我和她解释了,派对要到月底,还有两周的时间,还拿出日历告诉她,两周是什么意思。但是,完全没用,小妞继续大叫重复,结果那天她都没午睡,一直在和我说,“我要去派对”。

 

我的内心戏:叫你多嘴,叫你大嘴巴!

小妞的内心戏:妈妈不肯带我去派对!

 

孩子是完全活在当下的,对于他们来说,也许“两天”的概念都还懵懵懂懂,更加不要说“两周”了,这样的解释无疑是徒劳的,只能让我们自己崩溃。因此,对于孩子来说,不要提前太久告诉她接下来的安排。

 

像小妞这样慢热性格的,即使我们要预热,提前告诉的也是那个人,而不是事件,比如可以开始和孩子聊聊小哥哥、小哥哥的父母,之前我们接触的经历等。然后等到当天午睡醒来,告诉她,下午我们要去参加的生日派对了。

 

也正是因为孩子的“活在当下”,千万不要对孩子的磨蹭进行威胁。你对着正在玩积木的孩子说,“你再不过来,我们就不去公园了”,通常你一定是自讨没趣,孩子要么不理你,要么得到的答案是“好的”。

 

因为孩子正沉浸在当下的搭积木,他享受其中,是无法预见到去公园的乐趣的。与其这样,不如把出门的时间留得更加宽裕一点。

 

浮夸演技型

 

小妞有一次摔了一下,自己用手扶住了,完全没有任何擦伤,就手心稍微红了一点点。她摊开手心,带着哭腔和我说,妞妞有伤口。我抱抱她,亲了一口伤口说,没事了,都好了!

 

结果她还不依不饶,眼泪汪汪地不停地和我说,妞妞有伤口,妞妞伤到了,妞妞要邦迪,要邦迪!

 

我的内心戏:怎么越大越娇气了,就那么点事,不至于吧。

小妞的内心戏:我需要帮助,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小婴儿的时候当他们在玩手玩脚时,他们其实是不知道这个手和脚是属于他们的。随着他们逐渐长大,才开始意识到,手、脚、整个身体都是属于他们的,他们爱自己的身体。

 

但这个阶段的他们会把“局部”和“整体”混淆,即使是身体某个部位受伤,他们都会觉得这是整个自己都受伤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过了2岁突然害怕剪头发、剪指甲了,因为他们觉得头发掉了、指甲掉了,就好比自己整个身体都“掉了”。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越大越娇气了,要认真对待孩子的这方面的害怕。小妞之所以要邦迪,因为对她来说,这是最实实在在最看得见摸得着的“修复”。

 

我们一定要理解,所谓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具有“修复能力”,如果孩子可以从一张邦迪中恢复,这也是一种勇敢。作为父母,我们要永远让孩子知道父母这里有“邦迪”,被不断回应的孩子才能越来越勇敢。

 

强迫症患者型

 

有段时间小妞只要从米老鼠杯子里喝水,其他的统统不行。晚上只能穿带有公主的睡衣。吃饭时,她会要求我一定要坐在这个椅子上,换个方向都不行。出门时,一定要自己拿一个塑料袋,对,就是那个塑料袋,其他任何小包都不可以,那个塑料袋千万别扔!

 

我的内心戏:人小小,哪那么多事,太难弄了!

小妞的内心戏:我的生活我做主!

 

随着孩子会爬会走后,他们开始了真正地独立探索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他们还是会时不时胆怯的,他们会觉得有好多好多事情是他们无法掌控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需要掌控这些我们觉得匪夷所思的小事,来确认自己的生活自己可以做主的。

 

因此,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后,我们一定要有这个意识,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件小事。在不涉及原则的前提下,多放手让孩子决定,多满足孩子的要求,小事上给予孩子越多的掌控感,孩子就越有安全感,就越不容易和父母对着干。这也是我一直和大家分享的,“规则之内给予最大的自由”

 

别人的东西都更好型

 

说实话,小妞的玩具不算少的,但刚过2岁时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出门看到其他孩子手里的玩具就想要,即使家里有一模一样的娃娃,她还是要“那个”娃娃。有时,两个孩子自愿进行了交换,没想到几分钟后,小妞又要玩那个孩子手上她自己的玩具了。

 

我的内心戏:别人的东西永远最好的,太受不了啦!

小妞的内心戏:我只是想做那个孩子正在做的事!

 

孩子社交发展进入到“平行玩耍”阶段后,他们会对同龄孩子感兴趣,也会对同龄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感兴趣。很多妈妈都很苦恼,孩子好像总是看上其他孩子的玩具,即使是一模一样的。其实,孩子真正要表达的是他们的社交欲望:我对那个孩子感兴趣,我也想进行这样的玩耍。

 

但他们的表达还不成熟,结果表达出来的就是,我要那个玩具。而常常我们也就这么理解了,于是,不管我们怎么做,都是错的。孩子要的其实不是那个玩具,而是要和那个人玩。

 

这时,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教育孩子“不要拿他人玩具”,而是引导孩子怎么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戏,或者邀请其他孩子加入我们的游戏,这是我们在向孩子展示社交技巧,这也是孩子最初社交能力发展的开始。

 

今天分享的一小部分小妞戏很足的事例,队友经常笑我养孩子是在学习“读心术”。这些当然是玩笑话啦,归根到底还是希望我们可以转换视角看待孩子的很多问题。

 

这个世上没有100%的感同身受,但至少我们可以慢一点评判,多一份理解。“我懂你”是这个世上最长情的告白!

我要预约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您!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联系电话:

    400-153-9158
  • 联系邮箱:

    1184562663@qq.com
  • 联系地址:

    平度市人民路跟常州路交叉路口北
  • 备案号:

    鲁ICP备17008922
  • Copyright © 2020林大姐职业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