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娃娃一直哭囊怎么办哦,哄也哄不好?”
“医生,我娃娃吃的还可以,体重长得也还好,这是几天下午一直哭,是啥子原因哦?“
“医生,娃娃一直哭,是不是得了病,怎么治啊?“
1.首先让我们了解以下婴儿正常哭泣曲线
哭泣是婴儿正常的表达自己的方式,婴儿在生后哭泣的持续时间增加,在6至8周龄达到高峰,然后在12周龄左右下降至稳定水平并持续至1岁左右,哭泣时间的生理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婴儿神经发育的生理成熟变化
2.当健康、喂养良好的婴儿出现长时间、难以安抚的烦躁、激惹、哭闹现象,我们称之为婴儿肠绞痛;其过程中常伴随着痛苦的面部表情、腹胀、排期增多、面部涨红、两腿蜷曲、握拳,发病率约5%-30%
定义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Wessel的“三规则”以及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V中关于婴儿绞痛的标准
Wessel三规则:健康婴儿阵发性烦躁哭闹,至少3小时/天,每周超过3天,持续时间至少一周,严重者持续超过3周
罗马IV婴儿绞痛:1-4月龄无明显诱因出现的长期反复哭闹、烦躁、易激惹,难以安抚,并且无生长迟缓、发热、疾病的证据,具体又分为以临床诊断为目的及以临床研究为目的的诊断标准[3]
病因
目前病因不明,虽然又被成为“肠绞痛”,但是否为胃肠源性疼痛存在争议,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神经发育、社会心理、肠道微生物、乳糖不耐受、过敏及其他胃肠道因素。
处理
1. 首先本疾病是排他性疾病,婴儿哭闹不止有5%可能性存在潜在器质性疾病,应重视是否同时存在警示症状发热、嗜睡、食欲差、大便带血、胆汁反流、频繁呕吐等,并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及查体,与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肠套叠、肛裂、喂养不足、创伤、感染等疾病鉴别,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后方可诊断
2. 肠绞痛是自限性、良性疾病,治疗的目的并不是治愈绞痛,而是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提供支持,帮助家长顺利度过发育过程中的这个阶段
3. 关于益生菌、饮食干预(包括母亲回避常见致敏食物或者)、药物(如西甲硅油等)、按摩及其他替代治疗方案,目前仍无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支持相关结果,对此并不做强烈推荐
预后
多数在3-4月龄自然缓解,部分研究提示早期婴儿绞痛可能与后期情绪行为问题、偏头痛等相关,但有待进一步研究。